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作者 | ZeR0
编辑 | 漠影
智东西3月11日报道,在昨日举行的2023旷视企业业务合作伙伴大会上,旷视展示了其企业业务全景图,分享了最新技术和产品布局、在空间数字化落地的最新实践,并发布全线焕新的硬件产品。
旷视联合创始人、CEO印奇谈道,旷视会将自身最核心的技术能力长期保持领先,同时跟合作伙伴一起在真正重要行业领域深耕开发,并坚定沿着AIoT这条道路往前走,不仅聚焦于技术科研,还会聚焦于如何将科研变成好的产品。
大会期间,旷视联合创始人、企业业务事业部产研负责人、AI产品官杨沐,旷视企业业务事业部市场负责人乔梁接受智东西等媒体的采访。杨沐谈道,人工智能(AI)行业会先在To B方向落地,旷视在身份识别和感知分析领域处于全行业领先,市场将是检验AI产品的唯一标准。
一、旷视印奇:两个方向、两个核心文化、两大关键词
旷视联合创始人、CEO印奇说,旷视通用人工智能体系有四大模块:感知、决策、执行、反馈,就像一个人有眼睛、耳朵有各种传感器可以感知外部世界,有大脑做决策控制身体做执行,背后隐含的是知识和逻辑体系。
在他看来,未来十年人工智能会有两大发展方向:“AI in Digital”与“AI in Physical”。
“AI in Digital”即以ChatGPT为代表的技术,将给数字世界带来新技术范式的迁移。“AI in Physical”即以特斯拉为代表的企业,将AI技术引擎与硬件载体结合,产生自动驾驶、机器人等不同类型的智能机器,对物理世界进行改造。
旷视要做影响物理世界的AI技术创新。其三位一体布局包括基础科研(通用视觉大模型/细分领域大模型)、AI核心技术基础设施(AI生产力平台Brain++、开放深度学习框架MegEngine、算法生产平台AIS)以及智能机器(边缘计算盒子/面板机/AI IPC/机器人/自动驾驶)。
印奇说,旷视有两个核心文化:一是技术信仰,二是价值务实。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旷视建立了一套强大的技术体系,并成长为中国AI技术创新的领军力量之一。旷视研究院建立了由500名AI研究员构成的研发团队,能输出从底层深度学习框架,到算法研发、软硬一体化产品的完整技术能力。这一研发体系的规模足以媲美许多全球巨头企业。印奇认为,如果在AI核心技术上无法引领,旷视乃至中国的AI企业,就会在全球竞争中逐渐失去地位。
他还谈道,仅有好的AI技术远远不够,必须将其变成最好的产品,并与合作伙伴一起为客户创造价值。今年,旷视希望将算法量产能力批量供给合作伙伴,把AI产品变得越来越平民化。
在印奇看来,后疫情时代,AI产业两大趋势更加明显,一是头部领域整合加剧,自动驾驶、机器人等领域产业整合度越来越高;二是碎片领域分工精细化,每家企业都有机会找到自身的定位。旷视为合作伙伴提供更好的“弹药”和产品,期待与合作伙伴一起,推动更多垂直领域精细化的产品出现。
未来两到三年,旷视通过产业合作实现价值的核心有两大关键词:“降低门槛”与“场景创新”。
一方面,推动AI技术易用性的实现,降低开发难度与成本,让合作伙伴更专注于挖掘行业刚性场景需求。另一方面,与更多懂行、懂客户的合作伙伴一起联合创新,面向更广阔的AIoT和数字化转型市场,创造更加丰富、有价值的场景应用。
二、解读空间数字化业务落地进展,公布旷视企业业务全景图
旷视企业业务事业部负责人赵康谈道,旷视企业业务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旷视很多技术切实变成软硬一体的产品,与合作伙伴的方案整合,最终帮助客户创造价值。旷视不断地抓住场景共性,融合为场景解决方案,打破行业边界,促进AIoT规模化落地。过去一年,旷视与全国伙伴共创了80多个场景方案。
他总结了旷视企业业务在空间数字化业务落地的“三个关键力”:产品力、生态力共同支撑场景力。场景力是指与伙伴共同实现客户海量场景的应用价值;产品力需要产品本身技术过硬并具备可交付性、易应用性;生态力是指企业从采购伊始将责任纳入重点考核因素,目的是能够对合作伙伴支撑到位,向生态要资源。
赵康分享了一张旷视企业业务场景化全景图,横向是旷视与合作伙伴在不同场景实现不同的产品平台,纵向分为三个层次(模组、单品、场景产品方案)。
旷视企业业务事业部客户拓展负责人董迅认为,要想走得长远,一定是把旷视的技术和闭环的方案做在最前面,辅以旷视硬件,到用户侧对于产品价格敏感度就不那么重要了。
三、好的AI产品:高性价比、少品类、高性能
旷视联合创始人、企业业务事业部产研负责人、AI产品官杨沐谈道,对于AI产品而言,产品是海量场景与海量能力的连接器,“简单用AI”最能体现旷视企业业务今年规划产品和发布新品的思路。据他预测,未来3年,AI产品在整个市场的增长量会出现强劲增长的势头。
一个真正好的产品必须能够简单被使用,这体现在选品简单、交付简单,最后客户使用现场的时候依然能够收获好口碑。在这一产品规划思路的指导下,旷视希望今年所有产品设计都能做到让客户“闭着眼睛选”,即兼具高性能、高性价比、少品类等属性。
据杨沐透露,旷视企业业务今年的产品报价单列表中将包含超过60%的新品,确保“所有产品竞争力在市场上还处于一线能打的地位”;同时将发布更多针对不同渠道、不同产品定位的产品系列,并保持坚定“少品类、高扩展性”的设计思路,保证算法的领先性和产品品质。对于“易交付”,旷视将与合作伙伴一起形成更强的“生态力”。
在提高使用体验、降低部署门槛方面,旷视的魔方、盘古、鸿图等等系统都在做软件升级,通过一键部署、一键配置等方向,让安装实施过程中使用AI设备就像使用路由器般配置简单。
旷视有身份识别类产品、感知分析类产品、创新型产品方案三大产品体系。其中身份识别类产品在开发灵活性上会推出Linux和安卓SDK,以方便合作伙伴开发自定义通行面板机和接入该平台,旷视还会针对掌纹推出新品。感知分析类产品也会推出行业盒子、行业相机等新品系列,同时在提高交付体验方面下大功夫,并保持算法精度、种类、领先性业界一流的供应。
四、逐步补全硬件单品与场景,与客户产生更强粘性
在采访期间,杨沐与旷视企业业务事业部市场负责人乔梁一起同智东西等媒体进行深入交流。杨沐认为,大部分的AI场景还没到同质化竞争阶段,旷视更多关注的是真正有实际使用和转化的场景,通行类产品成熟度相对较高,其他产品品类则远远没有到同质化竞争比拼价格的阶段。
按杨沐的理解,AI行业仍处于技术成熟过程中,一开始落地一定是To B的,这对产品经理产生两个重要诉求,既要懂AI技术的优势和缺陷,又要懂行业。
当前旷视企业事业部分为多个BU,有面向运营商市场的BU、面向产品方案的BU、面向区域合作伙伴生态的BU等,每个BU分别聚焦一个行业、一个市场。在此基础上,旷视不断鼓励和将技术人员往产品经理方向引导,让产品团队中有技术背景的人和来自传统行业的人一起交流碰撞,使产品越来越贴近客户的需求。
杨沐谈道,对于AI产品来说,市场是唯一的检验标准。几年前,旷视主要卖SDK产品和线上SaaS服务类产品,更多是将算法本身打磨好。近三年,旷视通过企业软硬一体方案的规划,做小闭环方案,逐步补全硬件单品与不同的市场场景,比如三年前做面板机、两年前做边缘计算、去年逐渐补上摄像头、单品品类补全后做一体机的形态等,一步步朝着规模化迈进。
“卖出产品只是第一步,”乔梁说,旷视对客户的服务是从卖出产品开始,往后还有交付产品和使用产品两个触点,从客户体验的生命周期来看,产品能够做到满足各方需要之后,才能产生复购、和客户产生更强的粘性。
针对旷视今年的产品焕新计划,杨沐说,以面板机为例,原先只有最高端的焕新,现在会推出标准款、渠道款,每个等级对应到管理策略有所区别,使得产品更加匹配市场上的现有需求。
乔梁补充说,“焕新”涉及两个层面,一是硬件产品焕新,二是算法焕新。硬件层面的焕新主要针对合作伙伴,让用户获得能够更加贴近其具体需求的产品;算法层面的焕新,不是让客户更换已采购的产品,而是采用算法定义硬件的方式,让客户硬件里的算法可以不断焕新。
结语:聚焦客户价值,拼场景创新硬实力
自2011年成立至今,旷视一路见证和经历了AI产业的变迁,并以“技术信仰,价值务实”为基因,通过将前核心AI能力与场景结合,基于对垂类行业的深入理解开发出更好的产品,从而为客户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
正如印奇所言,AI细分赛道已逐渐形成头部效应,能够持续提供可靠产品和服务的头部公司将越来越集中,只有少数公司能够长期活下来、活得好。而活得好,不仅离不开高标准、高质量、高性价比的产品,更要遵循市场逻辑,通过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通用性来解决行业刚性场景的所需所急,借助生态之力推动AI应用规模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