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新规草案被曝光,起诉人工智能供应商更易获索赔

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编译 |  刘柏涵
编辑 |  程茜

智东西9月28日消息,据路透社昨日报道,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将于今天宣布《人工智能责任法令(The AI Liability Directive)》草案,并更新《产品责任法令(The Product Liability Directive)》,这两部法律都涉及了人工智能领域,特别关注了消费者使用人工智能产品难维权的问题。

《人工智能责任法令》草案则规定,如果个人或公司受到了机器人、无人机和配有人工智能的软件或服务的伤害,包括物理伤害和数据安全泄露等,将更容易起诉索赔,《产品责任法令》新增条例进一步划清了消费者和人工智能制造商的权责范围。

欧盟新规草案被曝光,起诉人工智能供应商更易获索赔

▲欧盟《产品责任法令》部分内容

欧盟的一份报告显示,欧盟已经充分认识到人工智能、物联网和机器人技术的重要性和潜力,他们认为一个明确的法律框架将帮助消费者和生产者应对技术挑战,帮助欧洲成为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世界领先者。

一、“因果关系推定”引入新法令,受害者举证变轻松

《人工智能责任法令》旨在解决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日益激增带来的新的法律问题,并试图改变欧盟27国没有统一的人工智能责任法规的局面。

该草案称,由于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商、开发者或用户的过错疏忽,当人们使用人工智能产品时利益受到损害,或者人们在应聘有人工智能的岗位时受到歧视,受害者都可以就其在生命、财产、健康和隐私等方面受到的伤害提起诉讼,要求过失方进行赔偿。

“因果关系推定”原则将适用此法令,此举可以减轻受害者的举证负担。此原则的含义是,让加害人证明其行为或其所有、占有和管理的物,不是造成被害人受到损害的原因。如果不能证明,就推定加害成立,这样举证的压力就转移到了加害者一方。引入这条原则后,意味着受害者只需要证明因制造商或用户没有遵守某些要求使其产品或行为造成了对自己伤害,陈述清楚其间的因果关系就可以成功举证。

受害者拥有收集、提供证据的权利,他可以要求法院命令公司和供应商提供有关高风险人工智能系统的信息,以便他确定责任人并找出问题的关键。

该法令在成为法律之前需要得到欧盟成员国和欧盟立法机构的同意。

二、《产品责任法令》新订,人工智能产品消费者的权利被维护

欧盟委员会将于今天更新《产品责任法令》,其规定了人工智能、机械、制药等行业的制造商要对其生产的缺陷产品负责,以及这些厂商需要承担的责任范围,旨在维持消费者和生产者利益之间的公平。

欧盟新规草案被曝光,起诉人工智能供应商更易获索赔

▲欧盟《产品责任法》的基本逻辑

欧盟委员会在听取《产品责任法令》意见时强调,在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激增的时代,各国的责任法律是否保证了法律确定性和保护消费者,这一点尤为重要。这些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不仅取决于它们的设计和生产,还取决于软件更新、数据流和算法,法律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如果软件更新使得智能家居产品变得不安全,或者当制造商没能解决网络安全漏洞时,用户可以提起诉讼,向制造商等责任人要求赔偿,这是《产品责任法令》中新修改的条例之一。

同时,法令修改后,使用不安全的非欧盟产品的用户将可以起诉制造商的欧盟授权代表,进行索赔。欧盟授权代表,是由位于欧盟境外的制造商明确指定的一个自然人或法人,代表制造商履行欧盟相关的指令和职责。

结语:立法要跟得上人工智能的发展脚步

人工智能、无人机和机器人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相关产品安全和责任方面提出了新挑战,欧盟起草《人工智能责任法令》和更新《产品责任法令》,都对解决受害者难以追究人工智能产品给他们带来损害的难题提供了帮助。

为人工智能、数字经济领域立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各国共识,9月6日,我国首部人工智能产业专项立法——《深圳经济特区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正式公布,并拟于今年11月1日起实施。我国对人工智能立法的下一步规划是,到2025年初步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形成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能力。

法治对于人工智能的营商环境和安全责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人工智能的发展步伐在加快,各国的立法也要迅速跟上,这样才能形成良好互动,促进社会发展。

来源:路透社、欧盟委员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