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自动驾驶系统架构师刘景初博士:上帝视角与想象力——自动驾驶感知的新范式 | 直播预告

今年1月起,地平线在智东西公开课开设「地平线AI芯片技术专场」。地平线BPU算法负责人罗恒博士、地平线高级研发总监凌坤和地平线系统及人工智能安全总监杨虎,分别就《如何打造一颗好的自动驾驶AI芯片》、《好的自动驾驶AI芯片更是“好用”的芯片》、《如何翻越自动驾驶AI系统安全高峰》这三个主题进行了直播讲解。

对自动驾驶而言,技术的竞争不只在于一颗好用、安全的AI芯片,算法同样重要。如果说AI芯片是自动驾驶的大脑,那么算法就是自动驾驶的灵魂。

作为最懂算法的芯片公司,同时也是最懂芯片的算法公司,地平线真正的技术优势除了软硬结合——用算法定义芯片并将芯片的性能发挥到极致,也包括以终为始——始终用系统的视角审视其中每个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芯片+算法+工具链,便是地平线核心底层技术能力的体现。

为了让开发者更深入地了解地平线“以终为始”的自动驾驶算法,地平线联合智东西公开课全新策划推出「地平线自动驾驶技术专场」。「地平线自动驾驶技术专场」将聚焦地平线如何基于高性能大算力的智能驾驶芯片来实现“以终为始”的自动驾驶算法,包括环境感知、人机交互、定位建图、行为预测、规划控制等内容。

3月28日,地平线自动驾驶系统架构师刘景初博士将带来「地平线自动驾驶技术专场」第一讲,以《上帝视角与想象力——自动驾驶感知的新范式 》为主题,直播讲解软件2.0下自动驾驶感知的新范式。

软件1.0时代,主要是程序员用逻辑、流程去编程实现功能。在自动驾驶主流感知方法中,神经网络在传感器信号空间的输出,往往需要规则才能转换到3D空间。而且不完整的中间结果需要人工合成并供下游合成。各个传感器流之间单独处理,造成后续融合的过滤、选择和合并问题。基于规则的感知后处理所带来的长尾问题,也需要海量的人工处理。

而在以神经网络计算、数据驱动为代表的软件2.0时代。作为一种新的感知范式,BEV感知可以利用神经网络在三维空间中直接输出,并提供一套完备的感知输出。同时BEV也可以在神经网络中进行传感器融合,进行端到端的学习和数据驱动的改进。

在这一讲中,刘景初博士将从自动驾驶架构演化下提出的算法新需求出发,对软件2.0下新的感知范式、BEV感知的十八般武艺以及端云一体的BEV感知开发进行深入而系统的讲解。

刘景初博士是地平线自动驾驶系统架构师,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曾任地平线行为预测团队技术负责人。目前,刘景初博士主要负责自动驾驶系统中算法新技术导入的系统架构工作,涉及BEV感知、行为/轨迹预测、模仿学习、强化学习、离线真值感知等。

「地平线自动驾驶技术专场」第一讲将以视频直播形式进行,包含40分钟主讲和20分钟问答。同时,针对这一讲,也组建了主讲群,届时刘景初博士将加入,欢迎感兴趣的开发者申请。

第一讲信息

主 题 
《上帝视角与想象力——自动驾驶感知的新范式》

提 纲
1、自动驾驶架构演化提出算法新需求
2、软件2.0下新的感知范式
3、BEV感知的十八般武艺
4、端云一体的BEV感知开发

主 讲 人
刘景初,地平线自动驾驶系统架构师;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曾任地平线行为预测团队技术负责人;目前主要负责自动驾驶系统中算法新技术导入的系统架构工作,涉及BEV感知、行为/轨迹预测、模仿学习、强化学习、离线真值感知等。

直 播 时 间
3月28日19:00-20:00